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15
2018-05

石墨烯携手OLED 手机要玩“绕指柔”

发布者:重庆迅控 浏览人数:

5月11日,2018年LG OLED商用显示器新品发布会来到重庆。在现场,一张约5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如同波浪一样弯曲在展台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款电子屏能弯曲的“秘密”,在于将其拼接而成的6块OLED柔性屏。

 

在重庆展出的柔性OLED屏。受访者供图

自去年以来,OLED进入市场的应用不仅仅是苹果的iPhone X的柔性手机屏。广州塔上的“星空隧道”、登上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迪拜OLED水族馆……OLED的可弯曲性、超薄性特点能营造出诸如星空、海洋般身临其境的感受,改变城市生活。

除了韩国的LG以外,我国的显示面板企业如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已经布局了OLED生产。日前,记者了解到,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与京东方共同研究如何将石墨烯柔性触摸屏和OLED柔性显示屏结合,生产出完全柔软的手机。

OLED为智慧重庆添砖加瓦

在上周亮相重庆的LG OLED商用显示器新品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重庆迅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LG OLED产品的中国西南地区总代理,将把以OLED作为核心产品的智慧家居、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重庆市场上进行推广。

这将对重庆市民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液晶电视的屏幕因为要使用背光模组所以比较厚,而OLED显示屏可以让电视机屏幕薄到3毫米左右。我把电视挂在家里,静态的时候显示一幅画,你可能不会知道我的电视在哪里。”重庆迅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哲告诉记者。

正因为是自发光,自发光像素能精准还原色彩,例如在显示暗色调的时候OLED就全黑一片,LCD屏则依然全面板发光。此外,OLED所拥有的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也使其越来越受市场青睐。

除了一些电视、电脑、手机终端厂商采用OLED替代液晶显示以外,OLED柔性屏更是能广泛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中,OLED也更加具备优势。”LG电子商用显示器事业部大中国区总监王刚告诉记者,去年上海一个项目的电梯内部由于360度贴上了OLED屏俨然变成了“观光电梯”,通过软件实现场景化图像的播放,电梯从一楼往上走,画面视角也从地面到空中进行变化,这是传统的LED做不到的。也就是说,OLED能够模拟各种场景,制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比如,如果能在重庆的夏天用巨大的OLED拼接屏播放漫天雪花,一定能给人们带来几分清凉。”王刚说。

吴小哲对OLED在重庆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充满了期待:“如果能在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上采用OLED显示技术,比如解放碑的第一高楼、江北嘴大剧院等,一定会为城市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京东方将在渝建OLED生产线

目前,全球都在积极布局OLED产能。据权威机构估计,2022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413.6亿美元,这个数字是2016年的3倍。

中国的面板生产企业在OLED领域大有可为。京东方在成都建设的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于2017年10月份正式量产出货,产能48万张/月;在绵阳建设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预计2019年投产。今年3月,京东方发出的公告显示,又将在重庆投资建设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国内企业除京东方以外,还有华星光电、信利以及天马,也纷纷加入到OLED市场的卡位战中。目前国内OLED产能在全球占比依然与韩国差距较大,2015年国内OLED产能仅相当于全球OLED总产能的9%,有机构预计这一数据在2020年将达到28%,届时我国将成为仅次于韩国的世界第二大OLED供应国。

真正的柔性手机有望在渝诞生

OLED可弯曲的柔性屏此次在重庆亮相,不禁让人想起了重庆的石墨烯产业——石墨烯也是因为柔性超薄特点而逐渐被大众知晓。2013年12月,全球首条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重庆建成并投产。在2016年重庆高交会亮相的国际首款石墨烯柔性屏手机也在业界引起轰动。

OLED与石墨烯,被业界誉为显示产业领域中的两大“贵族材料”。前者是高画质、柔性超薄、高对比度、低能耗的优秀显示材料;后者是强度优良、高导电性、柔性触控、超级透明的优秀触控材料。这两种“贵族材料”能否有“牵手”的可能?

近日,记者从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一款柔性触控显示原理样机,研究如何将OLED的柔性显示屏与石墨烯的柔性触控屏贴合,生产出能够完全弯曲的柔性手机。“OLED显示屏实现显示功能,石墨烯触控屏实现交互功能。如果相应的结构件再能跟上,就能塑造出一款能够完全弯曲的柔性手机。”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柔性触控屏与柔性显示屏之间的贴合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今年2月,这款柔性触控显示原理样机还入选参加了工信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2017成果汇报展”。

一旦这两大柔性组件能够“牵手”成功,将会带来怎样的使用体验?该负责人介绍,此前亮相给消费者的石墨烯柔性屏手机有两款,一款能适当弯折,另一款只能呈现固定曲面而不能弯折,“而一旦与OLED融合成功之后,呈现给消费者的将是全方位可任意弯折的手机,即使放在裤兜里被坐到也没关系,因为这就是柔性的可穿戴设备,如同手表一样。”

“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让石墨烯成为OLED的一种原材料。”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告诉记者,目前二者的融合在全球石墨烯领域都还处在前沿研究阶段,技术难点在于如何让石墨烯在OLED上实现更高效的应用。

他说,现有OLED显示技术采用的柔性材料是ITO,是一种透明导电膜,可以弯曲但不能折叠。石墨烯与之相比,更加柔性,并且弯曲半径也更小,既能弯曲也能折叠。所以说,一旦石墨烯成为OLED的透明导电材料,会使OLED柔性屏实现更广泛和高效的应用。

相关新闻

数十家中国企业与LG OLED合作

在OLED的商用显示领域,LG去年做了几个“大手笔”。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在迪拜水族馆用820片55英寸的OLED拼接而成屏幕,横50米、高14米,在水族馆的上端形成温柔的水波形状,给人以置身海洋的感觉,它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OLED屏幕”列入吉尼斯纪录。

在中国,广州塔上由144张OLED面板组成的全球最大规模的OLED隧道也引起了轰动。当游客置身于其中,OLED隧道可以营造出诸如星空、海洋馆等身临其境般的场景。

广州塔的OLED隧道。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市场,我们是从去年年中开始推出OLED的商用显示器业务,下游企业的灵敏度非常高,很积极地找我们合作。”王刚说,与重庆迅控的合作就是从去年开始的,目前国内像重庆迅控这样的合作伙伴已有数十家。OLED的可弯曲、超薄等特点决定了它非常适合“个性化”定制。也正因如此,OLED的拼接业务几乎都是定制的,类似于重庆迅控这样的下游企业接到业务后,由LG韩国的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拼接方法,并在韩国定制生产后将产品运到中国安装。

王刚透露,自去年年中到现在,在OLED商用显示器板块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6000万元。而在OLED单屏业务上,LG更是几年前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创维、康佳、长虹都已经在电视上使用了OLED屏,TCL、海信也在今年开始采购OLED产品。

“OLED作为新技术,未来是一定会将LED、LCD淘汰掉。目前只是由于全球产能有限、价格偏高、市场推广才刚起步,才导致占有率比较低,但是发展态势大家都是看得到的。”王刚透露,LG预计今年下半年会在广州投产其在中国的第一条OLED大尺寸面板生产线。

嫩肤仪、电子纸……

石墨烯应用产品层出不穷

5月10日,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最新自主研发成果——石墨烯轻颜嫩肤仪、石墨烯轻颜眼周仪让人大开眼界。今年4月,墨希科技在深圳重磅发布了石墨烯轻颜嫩肤仪和石墨烯轻颜眼周仪,其全球首次将石墨烯应用于美容业的创举曾一度“爆屏”,被人熟知。这两款产品均基于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原理:石墨烯在发热时,所散发出的5~15μm远红外生命光波,与人体的远红外波段相契合,它能深入肌肤底层,与肌肤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有效的“共振”并使之分解,活化肌肤细胞,促进面部微循环,为细胞注入新生力量,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该系列产品均采用透光度高达91%以上的石墨烯薄膜作为主体,十分轻便,戴上面罩也能很清楚地看见东西。

由上海南江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的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重庆高新区,致力于石墨烯薄膜材料规模化生产、石墨烯薄膜材料规模化制备成套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研发、石墨烯应用产品开发。2013年12月,墨希科技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条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实现100万平方米/年的单层石墨烯薄膜产能,成为国际最大的石墨烯薄膜材料生产商。2017年5月,第三代生产线建成投产,单层石墨烯薄膜年产能提升至300万平方米,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自墨希科技成立以来,在应用领域推出的石墨烯产品越来越多,包括石墨烯柔性手机、石墨烯柔性电子书等。据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制石墨烯柔性透明键盘、石墨烯柔性电子纸、石墨烯电子书等产品。柔性透明键盘将只有一张纸的厚度,超薄透明,实现轻便携带;电子纸可与柔性或刚性驱动底板相结合制作出相应的显示屏;石墨烯电子书可以让屏幕变得更薄、亮度更高、更具有柔韧性,可以在更强烈的阳光下直接阅读。  

文章来源链接:https://www.cqcb.com/wealth/2018-05-14/83741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文章来源于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 (刘晓娜)报道

 

 

 

 

Copyright©2015 重庆迅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5001254号